一.人物
什么样的人物能够让大多数普通的中国人(或者所代表的群体)能够产生共鸣的?
这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:先设计人物,这个人特要有“个性”,有“代表性”,要“有趣”。
现在的问题大致表现在:
1.人物不“草根”或“平民”。
不能代表草根阶层的奋斗、寻梦和追爱;或平民家庭与情感的矛盾、冲突和斗争。
动辄高帅富的灿烂,或者相反的,矮、胖、穷的压抑;或者,介于两者之间的“精英化”和“中产阶级化”(比如,外企主管、国企经理)---这是配角,但不应该是主角。
2.不有趣、有性格、有味道。
猪角一定要让人一见就过目不忘。
就像我曾经说,相亲的男猪角,可以是找抽型—一张嘴就对相亲的女人刻薄、讽刺、挖苦,让人一看就想抽他。猪角若到了这种人见人恨的地步,也是你的成功。
这样的男主不会让人不买小说吗?是的,所以,你一定要让他来个大逆转:他是个嘴上极其刻薄、对待异性极其找抽、人品极其贱的人,但,他一定是个骨子里温柔、体贴和有人性光芒的男人!
他刻薄的、挖苦的一定是女性的虚荣、拜金和其他什么的;所以,过尽千帆(相过众多女生)皆不是(大家也不认为他是),但肯定有一个女主就在他身边!
那种展现类似凤凰男、蚁族男的压抑、苦闷和挣扎的所谓现实主义奋斗,不会讨喜—《北京爱情故事》里的石小猛就是一个例证。
记住:即使有这种人物,也是“带泪的微笑”;或者,“幽默的尴尬”。我们的小说不是赤贫人生,也不是底层挣扎,而是,大多数普通人的奋斗、梦想、追爱和婚姻等,而且,是穿着时尚靓丽的衣服的!
3.人物的矛盾和境遇一定是现实生活遇到的
真的,不要动辄高、帅、富;官二代、富二代或什么二代!
小三,并不是富人才有的专利!现在,就连普通的工薪阶层,小三问题,也是两性之间最普通的矛盾。
也就是说,当电视剧还在“模式化”地展现那些误以为只有高、帅、富才能展现的矛盾、冲突和斗争时,殊不知,这些矛盾、冲突和斗争,已经普通人化了。已经也为每个普通人都在面临的真实境遇和现实。
我们要注重的是:要挖掘那个能代表大多数人的人之间的相遇、相知、相爱,以及其中的矛盾、冲突和斗争。
4.从一开始到结尾,一定是男1号和女1号要贯穿到底!
大多数小说的通病,不是缺男1号,也不是缺女1号,也缺“男1号和女1号从头到尾的对手戏”!
记住:不要把它变成男1号或女1号的独角戏;也不要对方成为另一个人的配角,比如,以男1号为主的小说,女1号过了三分之一才出场,而且若有若无、耦断丝连!
无论女作者写的女1号小说,还是男作者写的男1号小说,都要学会:从一开始的750字的,就一定要让女1号和男1号“撞见”—发生激烈的冲突!
并且,要换位思考,一定要给予异性主角以同等份量的刻划----一定要把整部小说的轴心线索改变成“男女1号的对手戏”!
5.要牢牢把握住“群殴”的精髓
我们的故事是小说和影视同步。而能改编成影视的小说的精髓就在于“群殴”:不仅表现出男女1号针锋相对、一波三折的对手戏,最重要的是,他们两个人的矛盾与冲突,能把身边最核心的两帮人闺蜜兄弟、父母亲威全卷进来百团大战的“群体殴斗”。
大家的小说表现的通病,就在于对除男主或女主以外的人物和彼此之间的冲突和斗争,重视得不够。于是,整个本子就显得很单薄,撑不起来。
要知道,同样是15万字小说,厚重还是单薄,其区别其实就在于:只是男1号或女1号的戏,还是说,生旦净末丑、神仙老虎狗,都上来同演一台戏!
群殴的要决在哪里?
第一,男1号和女1号身边都有三人帮:兄弟帮和闺蜜帮都是三个人为宜。
而且,这三个人一定代表着三种最典型的个性、奋斗、寻梦和追爱类型;而且,他们彼此交叉,构成各种细分的类型。最核心的是,他们围绕着男1号和女1号,卷进各种冲突和矛盾。
第二,男1号和女1号的父母亲戚帮,一定是“2+2+3个关键人物”。
比如,男1号的父母1人,一定还有兄弟姐妹(一定要帮或一定要帮他的)1人,和亲威1人,以及,会卷进来的1个人。这样,才会卷进更多的矛盾。
就像我曾经说过,一张婚床上睡着六个人。除了男猪和女主之外,两个人的婚姻,双方的父母也在其中。最重要的是,两个人的婚姻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联姻。所以,婚内无小事,两个人的冲突和斗争,就是把两个人最核心的家庭、家族和社会关系都卷进来的大漩涡。
第三,群殴的范本:《奋斗》和《新结婚时代》(或《双面胶》)。
青春时尚剧的群殴一定是兄弟闺蜜帮。《北爱》延续这个路线。
家庭情感剧的群殴的核心是父母亲戚帮。《当婆婆遇见妈》等都是走这个路线。
大多数都是以一个为重,另一个为辅。
6.男女主角一定要“中龄化”(25-29)
整部小说一定要注重这点,年龄不要老了,也不要太轻了。
太老了,容易失掉读者;太年轻了,没有阅历,不能说服观众。矛盾和冲突也不易展开。
二.台词
我在读小说样稿中,还发现,大家普遍不重视人物的台词(对话)设计,尤其不重视这种对话设计与网络和生活的对接。
《奋斗》的成功,在很大程度上,就是这种台词(对话)设计。但是,《北京爱情故事》沿袭这种设计,已经几成鸡助。
但仍然可以给我们借鉴。就像当年“下乡”,深入乡村社会现实生活中的“人民文化”,实现了“新的人民文艺”从语言到形式的“转译”过程:“民间语言,是民族形式的真正的中心源泉。”那一时代普遍流行的街头诗、秧歌剧、朗诵诗和战地通讯等,共同拓展了一个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。
现在,“网络语言,正在逐渐成为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真正的生命源泉。”以“网民”为核心,文学艺术所面对的基本对象---城镇化中的市民社会、中产阶级的公民社会、草根化的网民社会---核心都网络化的“新网民”。他们所构建的巨大的公共话语空间,就在互联网之中:所以,我们要深入网络,去寻找并吸收那些非诚体、忍够体、眼中体、下班体等,把它们转化成我们的台词设计。
这里遵循的路线,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,就是到网络之中搜寻这些语言表达的新素材,把它转化成我们小说或影视剧的台语设计,然后,再衔接起来创作我们的小说或剧本,就能表达出我们的新思想、新矛盾和冲突。
所以,创作真正的出发点,其实就是这种台词设计。
男女主角和配角的个性,以及彼此之间的冲突和矛盾,还有那种叙述过程中让人眼睛一亮的“兴奋点”,都是都是由这种新的语言表达来传递的。
而且,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,人物语言的“落地”—越有地气,语言越有生命力。什么意思?你比较一下《夫妻那些事》中的女主婆婆的话和《家有九风》的妈话,就会发现,前面婆婆的话就像是鸡肋,而后面的角色的话,才叫有“地气”。
总结起来说,有地气的台词来自两个方面,一个是网络中的“新”,越新越好;二个是生活中的“俗”,越能是体现老百姓体现草根的俗,越有生命力。
三.情节(矛盾、冲突、事实和细节)设计
在我看到的小说样稿之中,大家似乎都不怎么重视情节的设计,想到哪儿写到哪儿。
其实,写作真正重要的,就是搭架子。先把一个双以一个的情节设计好了,然后,把它们像糖串葫芦一样串起来。
怎么设计情节?
一个是把自己亲身体验的矛盾和冲突,每一个细节都无限放大,像放电影一样,把每一个琐碎的冲突能够拓展成一个战争大片。
另外,一个还是从网络和生活搜集素材---比如,围绕着相亲,把你搜集到的素材、事例和细节,都搜集整理出来,归纳成各种不同的类型和情节,然后,用自己的小说笔法,把它们转述出来。
所以,写作的第一个基础性工作,其实就是做调研---就是一定要搜集所有相关的东西,然后,把它转化成自己的东西。
网络中、生活中,有多少这样的素材啊:矛盾、冲突、斗争---取之不竭,用之不尽,这就是我们创作的宝贵的源泉。
但是,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做法---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搜集齐了,才动手做!
而是,搜集到一点,有了灵感,就马上写下来!
四、“影像画面”的创作原则
在这个时代,小说写作想跨界的话,最重要的特征就是“影像画面”—人家要像看影视剧一样地看你的小说!
我此前就此总结了一些创作原创,希望对你们有效。
1、整个故事架构中,主角故事线索占40%,配角故事占30%,其他故事(某一集就能结束的小故事、花絮人物等)占30%。
2、情节中要有细节能打动人,比如说,一侧身看到的少女脸上的绒毛就能惹人心动。
3、语言要活泼生动,俏皮犀利,但是也要有“沉”的下去的时候,普通来讲,就是要有隽永的话;其实就是要有“深情、深刻、深邃”的语言。
4、在人物“群殴”中,不能乱。——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性(这个特性可以是性格上的,甚至可以是某个缺点或者毛病),每条矛盾线索都不相同但是又互相关联。最重要的是,故事整体轴心线索还是围绕主人公的“大问题”,不能远离这一点。
5、我们可以让读者在一开始就猜到某些结局和故事线索,但绝不能是全部。最重要的是,读者能“猜”到的,其实就是他们心中所“希望”的。
6、我们赋予主人公何种性格和行为特征(包括隐形的性格),他就得一直按照这个下去,不能中途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地,这样会造成阅读上的混乱。
7、读者是普通人,自然希望看到一些不普通的生活,这里不是说一定要豪门和高富帅,而是通过主人公达到一些自己不能达到的东西,不一定是什么辞职去追求梦想这种不切实际的东西,可以是很小的东西,哪怕是一句敢爱敢恨的话和一个毅然离去的背影。
8、关于男女故事,最能让人揪心的就是“误会”、“错过”等等,尤其是,当这些发生在互相吸引和相爱的美好之后,更为让人揪心。
9、描写一个女孩的眼泪远不如描写她的微笑,和带泪的微笑。相反的是,描写一个男人的坚韧硬撑不如描写他的真心流露的脆弱。要动人,就要让人先叹息。
10、读者乐意看到有“坏人”也有“好人”,这是相辅相成的,其实往往“坏人”的角色更讨喜,比如一个爱占便宜斤斤计较的中年胖男人,总想算计岳母家但是往往不能得逞,就会让人发笑。读者需要这样的“小角色”来娱乐。
五.“立刻写”是所有事项中最重要的工作
这么多年来,我见到的最大问题,就是越搜集素材,越思考创作,就越是畏难---想得越多,做得越多,就越是觉得,自己怎么可能写得好?怎么写得出来?
而这么多年来,我最有效的指导也是这一点:现在,此刻,马上---有一点点感觉,就马上写!写得越多越好!
立刻写,是最好的行动!
请牢记以下四句话:
第一,能把东西写出来,就是你一大半的成功。
所以,你现在最重要的状态,就是马上写,立刻写,有没有感觉都要写,写得越多写好。
第二,再伟大的艺术创作,都比不上灵感的自动呈现。
而任何事情,都有可能刺激你的灵魂。所以,你要养成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件小事情都要高度关注,网络上任何一个热贴都要想一想“我要怎么才能创进进我的小说”,然后,立刻动手,把它设计成或写成你的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或桥段---坚持一个月,你就能不断有灵感;坚持三个月,你就能有灵感的自动呈现;坚持一年,OK,你将会学会如何系统地捕捉、表达和转译这种灵感!
第三,修改:从改得更好变成写得更好
好的作品都是修改出来的。所要,不要畏惧和拒绝修改。
修改要有方法。上面三个方面,其实都是修改的方法---他的前提,仍然是你已经写出了东西,有东西,才能寻找如何改得更好的方法。
而这种改得更好的方法,将会成为你下一步如何写得更好的自觉自为的意识---当这种意识,变成潜意识了,你就能自动自发地按照最适合的方式去写作了。